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荒野寻宝主播—41(1 / 2)





  想着陈西在拍戏, 陈舟便没有给她打电话,于是发了一条微信,告诉她他回红京的事情, 且过几天要去草原一趟, 让她自己好好拍戏, 如果被人为难,不用怕,直接仗他的势欺人。

  等到陈西中途休息, 看到这条微信,不禁有几分失笑,她在娱乐圈闯荡了十几年, 虽然换了一个世界,但换汤不换药,不受经纪公司的掣肘之后, 她更无所畏惧了。

  陈西:大哥,那些古墓机关那么危险,你一定要小心一点, 再小心一点。

  虽然她觉得这个便宜堂哥很厉害, 但再厉害, 他现在也是肉-体-凡-胎,可千万别阴沟里翻船。

  陈舟正在回红京的路上, 因为是自己开车出来的, 所以还得把车开回去, 这时候就体现了自己开车的不方便, 速度再快也没有飞机、高铁快。

  看到陈西的微信后, 也只是简单回了一个‘ok’, 他一边看路, 一边让儿子给他讲解蒙古草原那边的地形。

  第二天,下午三点钟左右抵达红京,其后,陈舟又呆了两天,这才从红京出发,前往蒙古草原。

  当然,陈舟提前和毕力格联系了,他负责在当地买一应工具,他也看过了陈舟之前的探险寻宝的视频,知道该买些什么工具。

  毕力格家的村子叫友谊村,在一众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村子名字当中,算是很独特的了。

  友谊村隶属于团结镇,而团结镇隶属于丰朝县,丰朝县隶属于巴彦市,所以陈舟要先坐飞机到巴彦市,再转大巴车到丰朝县,再从丰朝县转车到团结镇,最后再从团结镇到友谊村。

  陈落在网上搜集了不少关于友谊村的新闻,追述至七八十年代,而友谊村是八十年代时期,把当时一个靠近龙湖生活的蒙古族人迁徙到友谊村来的,目的是保护龙湖的生态环境。

  龙湖是一个大约五千多平方米的淡水湖,当初友谊村的人基本上都是生活在龙湖四周,还是八十年代政府强制他们搬离龙湖,要么搬入别的村子,要么他们这多人自行组建一个村子,毫无疑问毕力格的爷爷们选择了组建村子,这就是友谊村的诞生。

  【爸爸,两千年的时候,蒙古草原修建铁路,原本是要经过龙湖周围的,但被友谊村所有人反对,本来当地政府还想强制来着,结果友谊村有一个九十来岁的老头直接跑到巴彦市的市政府大楼楼顶要跳楼自杀抗议来着,市政府那边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绕道了,为这友谊村被周围其它村子给排挤了,那些村子骂得很难听。】

  【友谊村的年轻人也都不理解,甚至就算知道了自己是守墓人后人,他们更觉得长辈们太迂腐古板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得为一个三百年前的剥削者守墓,他们是做不到的,顶多就等着老一辈去世后,他们自己去把那古墓挖出来,到时候就发财啦。】

  陈舟若有所思道:【毕力格肯定就是这样说服长辈的吧?】与其说是说服,还不如说是威胁。

  老一辈也无可奈何,他们终会死去,死了也就一了百了,儿子可能还会听话,孙子、重孙子绝对不会听话,大家一门心思都在发家致富过好日子上面,谁还会为一个三百多年前剥削了草原百姓的统治者守墓?他们才不会那么傻呢!

  【嘿嘿,是啊,不只是毕力格主张发掘出古墓,以后作为重点旅游景点开发,其他年轻人更是说了,如果长辈们不同意,他们也不会强求,但他们可以等,等下一代、再下一代……】

  这可是把一众老家伙气得够呛,但他们也无可奈何,且村子里的年轻人也说了,他们就想在家就把日子过好点,而不是千辛万苦地跑到大都市里讨生活,既然有这样一个条件,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

  奥日格勒是谁?是三百多年前,蒙古草原大一统的大汗,他的埋骨之地会那么简单吗?在他之前,蒙古草原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哪怕是他的继任者后来向青朝俯首称臣,但也不能否认他的丰功伟绩。

  友谊村家家户户祖传老祖宗笔记,描述了奥日格勒大汗墓里所有的珍奇宝贝,还有那些巧夺天工的墓室设计机关,毕力格自从偷看了老祖宗笔记后,就一直梦想着什么时候亲眼看一看这个大墓,且这么巧夺天工的设计,开发成旅游景点后,会给当地带来多大的旅游人流量,会给当地带来多大的经济发展,从而人人都能脱贫致富!

  抵达团结镇后,陈舟就见到毕力格,他开着电瓶车来接陈舟。可能说起蒙古人,大多数人对蒙古人的印象就是人高马大,但毕力格虽然个子很高,比陈舟还高,有一米九,但他并不壮,相反还有些瘦,他这身材真该去当模特。

  回友谊村的路上,陈舟问毕力格:“你们有没有把大墓的事情往上报?”

  毕力格回头看了他一眼,摇头道:“还没有,陈先生是认为我们应该往上报吗?”

  陈舟想了想,说道:“是应该往上报,不过等我去考察一下再说吧。”

  毕力格饶了饶头道:“其实我也觉得该往上报,但我只是我们村一个小小的村长,我还没有见过省里面、市里面的大官,有点胆怯,还怕他们不相信,且……”

  他脸色有些窘迫,叹了口气道:“两千年的时候,我们村和市政府那边闹得不是很愉快,上面的相关人员对我们村印象很不好。”

  陈舟笑道:“我从网上了解了一下,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奥日格勒汗墓应该就在龙湖周围吧?确切地说应该在龙湖底下。”

  电瓶车开得很稳,这一路又是草原平地,毕力格放慢了速度,嘴角抽了抽,点头道:“我是2000年年底出生的,上学比较早,20岁就大学毕业,读书天赋也不是很好,就直接回来考了咱们村的村长,我也是想着怎么发展咱们村的经济时,各种查资料才查到两千年那年发生的事情,当时我有些生气,修铁路也要不了多少土地,且龙湖离友谊村有二十里,并没有妨碍到友谊村,为什么爷爷他们不同意?而且还用那么极端的方式。

  当时去市政府大楼闹的是族里辈分最高的,我要叫曾爷爷了,他九十二岁高龄,还是我爷爷他们把他带去的,闹得很大,记者都来了,反正曾爷爷他们翻来覆去就是龙湖是祖地,谁也不能破坏,不管是建房子,还是修高速公路、铁路等等,修在任何地方都行,就是不能修在龙湖周围。”

  反正从那之后,友谊村就上了相关部门的黑名单,在相关部门官员心目中,友谊村就是一群封建社会遗民,只端着古板的家族规矩,看不到外面飞速发展的社会,看不到自家穷得响叮当的儿孙。

  再过一个小时左右,天色就完全黑下来了,陈舟跟随着毕力格来到友谊村后,又吃了晚饭,又被整个友谊村村民团团围住,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他们的诉求,搞得陈舟完全不敢开口。

  既然已经被外人知道了,毕力格的父亲、爷爷等长辈心中唯一的诉求就是不能破坏大墓的整体结构。

  不过转念一想,其实被发掘出来,被政府保护,才是对奥日格勒汗墓最好的安排,否则总有一天,大墓终究会被盗墓贼光顾。

  等他们说完了,陈舟才开口道:“大家放心,我自然会尽力保护大墓的完整,不过我还需要更全面的了解大墓的情况,请诸位把知道的情况都告诉我。”

  整个村子的村坝刹那间安静下来,村支书是一名六十多岁步入老年的男人,他就是当初那个去市政府大楼闹的族老的孙子。

  “陈先生,其实我们知道的也不多,都是从老祖宗留下来的笔记里面知道的。”他话说完,就从身后的箱子里拿出一叠笔记本。

  其他人也都纷纷从自己身后的箱子里拿出一叠笔记本,毕力格说道:“因为我们用的纸张保存不了太久,所以每隔两代,都会由继任者抄写一遍笔记,之前都是用的蒙古语,从华国建立后,就用了两种语言,一种华语,一种蒙古语。”

  毕力格手上最新的笔记本是父亲在十年前抄写的,也是用的两种语言,蒙古语和华语。

  在老祖宗留下来的笔记里描述了一个非常巧夺天工、非常庞大的地宫设计,那个龙湖最初是没有湖泊的,是建造了陵墓后,把底下暗河引流上来,彻底把陵墓掩藏在水底下的。

  陈舟相继看了他们手上的笔记本,看完后,真的颇为叹为观止!

  总结一句话,奥日格勒汗墓被建造成一处龙宫了,整个汗墓是龙宫,那么龙宫之上有湖水似乎也不奇怪。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分辨龙宫里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没水呢?

  按照龙宫的设计,某些地方是活水,有水里生物自由活动,就像它们拱卫着龙王一样。